常德日报记者 江一舟 通讯员 曹昕艺 文/图 7月暑气蒸腾,却挡不住青年学子奔赴乡村的脚步。近日,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两支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澧县金罗镇界溪河村和码头铺镇刻木山村,用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。
界溪河村的田间地头,藏着村民们对增收的期盼。该校财经商贸系、智能制造系、旅游管理系的师生组成的“电商助农”小分队带着直播设备来了!面对沃柑、玉米、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难题,师生们手把手教村民操作直播架、调试镜头、组织话术。
“大家看,这玉米颗粒饱满,甜糯有嚼劲!”学子们举着村民自产的玉米热情介绍,从农产品的生长环境、外观特点到口感风味,讲解专业熟练,直播间的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。小分队还协助搭建了村里的专属直播间,指导教师戴罗莉说:“我们会一直跟进,让‘直播+产业’新模式在村里扎根结果。”闲暇时,师生们走进屋场会,围坐村民中间,把国家政策讲得明明白白,让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土壤里。
刻木山村的墙壁,在“艺绘乡村”小分队笔下换了新颜。艺术设计系、信息技术系、智能制造系、汽车工程系师生组成的团队,通过深入调研当地村情民情,以“醉美花果山,幸福刻木山”为主题,在墙上挥毫泼墨。传统水墨的远山含黛与现代插画的鲜活灵动碰撞,农耕时的牛耕人忙、孝道里的温馨场景、乡村振兴的新貌新颜,都在100多平方米的墙面上活了过来。村民们搬着小板凳围观,时不时发出赞叹:“画得真好!”
除了墙绘,小分队还开起防溺水小课堂,挨家挨户宣讲安全知识;义务修家电时,老旧的电风扇、洗衣机在同学们手里“重获新生”,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。临走前,村两委、驻村工作队深表感谢:“你们让文化艺术从墙上延伸到百姓心中,不仅带来了青春活力与专业知识,更传递了温暖与希望。”
“青年学子用专业所长对接乡村需求,既在田间地头锤炼了本领,更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。”该校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表示,“未来我们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让更多的学子在实践中用技能所长服务乡村所需,用青春担当书写职教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。”